香港生物科技協會榮譽推薦《兹心》,一部“關愛抑鬱症”紀錄大片

香港生物科技協會榮譽推薦《兹心》,它是一部“關愛抑鬱症”紀錄大片,製作嚴謹,攝影一流,科普公益,有愛有溫度,全方位角度探討,值得一看。2022年3月20日國際幸福日上午11點30分,《兹心》將似一份愛之禮在幸福中應運而“生”。期待有你見證、參與、成長、分享的足跡,也希望你收下《兹心》的祝福和希冀——願兹心幸福,被愛安頓!抑鬱症將會是後COVID-19(long COVID)其中最大的一個後遺症,大家請關注。

BIOHK 全力支持是次公益活動,本會主席于常海教授更積極參與,作為紀錄片的榮譽顧問,他希望更多人可以關注抑鬱症人士,相信世界充滿愛, 請給他們一點祝福。
兹心幸福🌹, 被愛安頓 ❤️

2022年3月20日,在這個“共同幸福”作為人類普世價值觀的國際幸福日,在這個遵循萬物平衡、對健康有著重要意義的中國春分時節,在這個春意萌動、朝氣蓬勃的校園開學季,《茲心》恰似一份幸福之禮,乘著愛和生機的春風,情懷滿滿、溫暖而至。
如果說《兹心》初始是情懷加身,那此刻《兹心》面世則是身負使命。這份使命裡有科普,也有溫情,關係的不僅有抑鬱症患者,有青少年、中老年、孕產婦、高壓職業人群,有家人、友人,更有生活和生命、自己和心靈…… 我們多麼渴望《兹心》將猶如一股希望之泉,緩緩流入、溫潤你的心靈。

細說《兹心》(英文名:The Presents of Heart)(導演:楊忠仁),片如其名,當下的心靈需要被關注和悉心愛護。然而此刻,在那疾步匆匆的街頭,人頭攢動的地鐵,繁華絢爛的霓虹裡;亦或沉悶壓抑的辦公室,空蕩孤寂的房間,漫漫無盡的路途中…… 你知道有多少顆心仍負重前行?
笑眼盈盈的外表裡,也許正躲藏一顆善良忘我的柔弱之心;鬱鬱蔥蔥的青春下,也許正深藏一顆鬱鬱枯竭空蕩蕩之心;默默無聲的身影裡,也許正埋藏一顆久經風霜的無助之心;喜氣洋洋的氣氛中,也許正隱藏一顆格格不入的麻木之心…… 這顆顆鮮活的、跳動的心,我們也許看不見,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或迴避。 

心路漫漫難行,終需一片支撐之地。 《兹心》的使命里便有成為這份支撐之地的希冀。這塊土壤裡,有抑鬱症患者或家屬的坦誠和勇氣,也有來自醫學、心理、教育、社會各領域專家權威或熱心人士的關切和努力,還有作為創作人我們的堅持和不忘初心。 《兹心》的製作過程猶如一場修心之行,我們探討問題、尋求解決方案、也試圖觸碰心靈,我們不斷自問、也詢問每個受訪人生命之意義,幸福之涵義,我們始料未及,自己的內心早已默默經歷蛻變…… 我們相信《兹心》也將帶給你一場心靈成長之旅。
在這旅途中,司空見慣的街頭日常,在意象化鏡頭中彷彿有了生命,聯動著受訪者直擊心靈的經歷親述,畫面和言語相輔相成,此呼彼應,渾然一體。 《兹心》從容的鏡頭里,流淌著隨心、平和、沉著的心緒,牽引著你時而捕捉點滴,時而駐足細品。原來耐下性子,慢行慢走,會看到生活裡別樣的風景:心靈的情緒可以透視,肢體的言語可以傾聽,你我的場景拉遠竟是天人合一的禪意,你我的故事聯結以共情和触手可及的聯想回憶…… 街拍鏡頭呈現的唯美意境,不是喧賓奪主,而是在有意傳遞——因為眼中有愛,這世界便是楚楚美麗。
世界因為愛而美麗,生命亦是。所以我們呼籲愛,我們也呼籲《兹心》應是一場需要陪伴的愛之旅。我們多麼希望,您和家人、身邊人能一起坐在屏幕前,在這幅溫馨畫面中,已經關上了窗外的喧囂,屋子裡點著一盞溫暖的燈,手裡捧著一杯溫熱的茶,眼裡泛著閃閃動人的光;你們偶爾偷瞄對方、偶爾嘴角上揚、偶爾凝神、偶爾動容、偶爾深思;慢慢拉遠鏡頭,你們之間愛之能量正擴散著、交融著……即使此刻,這幅畫裡你隻身一人,不經意間,相信心頭早已閃現給過你溫存或被您惦念的身影,愛之能力漸漸甦醒,愛之傳遞發動在即……  

茲心幸福,被愛安頓。 2022,在這個注定充滿愛的年份裡,我們深感《兹心》便是在愛中應運而“生”;我們深知《兹心》被寄予厚望任重道遠;我們期待《兹心》之愛的生機裡有你的見證、參與、成長和傳遞;我們深信——即使雲霾遮心,若以愛溫潤,定能撥雲睹日,如此慈愛相生,即得幸福之道也。 

兹心 就是 慈。

《茲心》正片於3月20日在海內外平台同步上線,鏈接見下,敬請觀賞。 

嗶哩嗶哩紀錄片頻道: 
https://b23.tv/ep475272

優酷紀錄片頻道:
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NTg1MjI0MzEyNA==.html

愛奇藝紀錄片頻道:
https://www.iqiyi.com/v_1s40j84iodg.html

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: 
https://v.qq.com/x/cover/mzc003x5e5pjj8l.html

海外觀看平台:YouTube優酷紀實頻道: 
https://youtu.be/MILa7bf1_OE

《兹心》由梭碼立方影畫文化傳播(北京)有限公司出品 北京神經科學學會和梭碼立方影畫文化傳播(北京)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楊忠仁擔任導演、王佳擔任製片人、張嶸擔任聯合製片人、于常海擔任榮譽顧問。


導演 楊忠仁(Simon J YOUNG) 

導演/攝影指導 梭碼立方影畫文化傳播(北京)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生於1984年,康考迪亞Concordia大學電影剪輯/攝影專業,緬因媒體工作室Maine Media Workshops研修攝影,師從奧斯卡最佳攝影鮑德熹先生,並參與拍攝《孔子》(2009)、《我願意》(2011)、《特殊身份》(2012)、《鍾馗伏魔:雪妖魔靈》(2014)等電影作品。 2010年擔任電影《廿六大吉26 Happiness Road》攝影指導,該片獲2011洛杉磯Los Angeles Reel Film Festival電影節外語片最佳攝影。 2017年導演電影短片《幕後Chollywood》,該片獲2018亞美國際電影節(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)官方選定影片、2018倫敦國際喜劇短片電影節(London Worldwide Comedy Shorts Festival)最佳亞洲喜劇短片、2017洛杉磯亞洲銀幕電影節(Asians On Film Festival of Shorts)夏季最佳喜劇片及最佳原創劇本。 


製片人 王佳(Jill WANG) 

梭碼立方影畫文化傳播(北京)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/執行董事 獲獎電影短片《幕後Chollywood》(2017) 製片人 1984年生於江西贛州,現定居於北京。鄭州大學法學學士社會工作專業,悉尼大學戰略公共關係碩士,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職研究生在讀。 2020年擔任關愛抑鬱症公益紀錄片《兹心》製片人,負責全片策劃、編寫、管理、推廣等工作,邀請並訪談患者或家屬及醫學、心理、教育、社會領域專家近50名熱心人士。 


聯合製片人 張嶸(Rong ZHANG) 

北京大學 副教授,博士生導師 北京神經科學學會 常務副理事長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委員 山西醫科大學兒科醫學學士,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,博士。 ⾃2006年入職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,積極投身於孤獨症的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,熱衷教學與科技成果轉化。在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、國際合作、科普宣傳、服務群眾等⽅⾯做了⼤量⼯作。 


榮譽顧問 于常海(Albert Cheung Hoi Yu, Ph.D., JP) 

教授,博士生導師,太平紳士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創始人及主席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創始人及主席 北京大學教授,神經生物學家,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、斯坦福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從事神經科學研究。曾任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、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及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理事長。在神經科學領域擁有30餘年經驗。他在致力於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的同時,還積極參與科普書籍編撰出版及神經科學相關活動宣傳。此外,他一直推動香港與亞洲地區神經科學與生物科技的發展,為香港成為國際生物科技創新中心而創辦香港國際生物科技展。